• 沛县文学创作迈入黄金时期

  • 信息来源:寤移斋诗墨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0-08-05
  • 沛县文学创作迈入黄金时期
    2010-08-05 10:32:56
    来源:中国沛县政府门户网
      两年来,沛县文学创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广大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歌曲、摄影等文学艺术作品达600余篇(首)。
      发表作品刊物的级别高。《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大公报》、《文艺报》、《中国作家》、《人民文学》、《诗刊》、《中华诗词》、《青年文学》、《词刊》、《歌曲》、《作家文摘》、《散文选刊》、《中国作家》、《华夏散文》、《清明》、《百花州》、《雨花》、《飞天》、《扬子江诗刊》、《绿风》等国家及省市级文学杂志都刊发了大批沛县作者创作的作品。同时沛县作者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全国赛事中频频获奖,有的成为电影主题歌。《江南音乐》编发了两辑我县音乐作者的作品。据统计,沛县已有19位同志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
      作品产生的影响空前。冯兴振的散文《母亲》被选入江苏省《中小学生阅读课本》,并被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长李洪峰向全国文化系统干部推荐。胡成彪的古诗词被《诗刊》聚焦推出,并入选《中国当代诗词百家》。丁可、吴允锋、黑马、如月在《诗刊》上发表了组诗。张国志、宋传恩的中短篇小说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读者的关注。
      近年来,由沛县文学创作团编印出版的17期《歌风台》,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省内外的专家和读者誉为“一家有品位、有水平”的刊物,这本刊物已成为沛县文学繁荣的金字招牌。
      沛县文学创作团还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田秉锷、马培封、傅连理、吕继明、刘洪川、张让、黄清华、吴广川等同志参与编写了六卷本《沛县历史文化丛书》。这部丛书的出版是沛县文化建设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
      二、由田秉锷、周沛生主创的四集电视专题片《走进沛县》,在旅游卫视播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对宣传沛县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创作团成员参与编写了《中国肉鸭之乡——沛县》一书,大力宣传了沛县的特色农业。
      四、多次组织作者采风,参观了新城区、开发区等沛县城市建设的新景点,下乡参观了沛县的“三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作者被火热的生活激励着、鼓舞着,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以饱满的激情,挥笔创作了一批质量高的诗歌、散文、小说。在《沛县日报》副刊开辟了专版,在《歌风台》开辟了“放歌龙飞地”专辑。
      五、2010年4月、5月,为“刘邦文化万里行”活动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在《歌风台》上开辟了“刘邦文化万里行”的特稿专辑。
      六、为庆祝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创作团会同沛县文体局,组织部分作者创作了一批文艺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和喜爱。
      七、先后邀请《文艺报》、《诗刊》、《农民日报》、《十月》以及《雨花》、《江南音乐》有关作家来我县进行采风和交流,这对促进沛县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沛县的部分作者也先后到北京、南京、常州等地学习,参加笔会,并相继推出一批新作品。
      八、利用《歌风台》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新作者,其作品在《歌风台》上推出后,不少被省部级刊物选用,成为沛县文坛一道新的风景线。
      九、利用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发展了一支老年创作队伍。
      纵观沛县近两年的文学创作,群体性和规模性写作已经初步形成,文学的普及与繁荣业已呈现,沛县文学创作的黄金期已经到来。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