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四则

  • 信息来源:寤移斋诗墨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4-10-17
  • (作于2008年6月,刊于《农民日报》2009年8月8日7版、《南京日报》报2009年12月17日、《安徽文学》报2010年1-2期、《江苏文化》报2010年4月22日,获2009年中国散文年会百篇散文奖)

    泾县山中写意

           泾县东南40里,群山中,有月亮湾。己丑6月,迂人与友慕而前往。至狮子山半腰处弃车步行,蜿蜒向下,皆碎石小道。及百米,见修竹万竿,遮天蔽日,自成气象。出竹林,过深涧,乃入月亮湾,是为山川空旷之地也。有山泉出于密林之中,涓涓成溪,百转而下,于深壑处冲积成滩,形似弯月。下观溪水清澈见底,卵石层叠参差,鱼影隐约可睹。更有峭壁入云,势如斧裂,立于溪流一侧。老木横悬其上,飞鸟往来其间。环顾四面,清光照人,郁郁葱葱,可见小村傍崖而出。取道入村,见数户人家,白墙青瓦,几净窗明。小溪半绕,时听杲杲捣衣之声。村旁遇山女摘果而还,遂问讯之。女赠数枚使尝,果味甚美,更觉山中人情之真也。

    桃花潭访古

           安徽泾县南阳镇有桃花潭古渡口,是汪伦送行李白之处。当年退职留居桃花潭边的泾县县令汪伦,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约李白来此相会。三个月后,汪伦在此踏歌为李白送别。李白亦有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诗千古流传,使一处地成为千古名胜。来此一游,似有不虚此行之感。目睹南阳小镇的古朴、桃花潭水的清澈,顷刻让人脱去尘埃,心随溪水明亮见底。搭乘乌篷船到得溪水对岸,拾阶登上“怀仙阁”,亦如踏入千年时空,一览古今,对话古人,感受仙风,体会李白邀月的潇洒,思索汪伦踏歌的朴素,让人产生一种更为超脱的向往和追求。

    天门山临长江

           天门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大诗人李白有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因此博望中外,吸引访古探幽者络绎而来。作为旅游和文学采风,不来天门山当然是一个遗憾。然而来了亦未必会尽如所期。山是令人失望的,没有看见历史的痕迹,亦未发现多少新的文化创造,唯有山下的铜佛寺尚在重修,也当看作随俗之举。水却是令人震撼的,宽旷的江面,汹涌的波涛,一泻千里的气势,万年不竭的动力,当是天公大作,让人无从思议。最可收获的则是李白在天门山一代的传奇故事。李白一生多次来到天门山一带,以旷世仙风追逐长江的浩然之气,演绎诗歌文学的精彩篇章,令后人崇仰备至。迂人无法知晓沧桑变迁的真谛,更无从感受古人当时的心迹。听古探奇,乃一时新鲜,亦如过眼云烟耳。

    访当涂李白墓

           马鞍山当涂县城东南青山西麓,长眠着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李白25岁第一次到当涂,63岁终老当涂,38年间先后7次来到此地,留下诗文50余首。其中《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并《姑孰十咏》,皆为千古名作,广为后人传诵。千百年来,当涂流传着有关李白的许多美好传说。他的死因,民间传说是入江捉月,骑鲸升天。真实的史料则是病故于当涂。他的诗稿,是由当时的当涂县令、诗仙的族叔李冰阳帮助传下来的。迂人谒临,甚为感慨:

    当涂城畔旧痕迹,遍地风流人未知。
    传说先人奔月去,波涛如见巨鲸飞。
    墓前重读天门赋,廊下新哦牛渚词。
    直欲临波相对饮,也留后起数行诗。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