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成彪的艺术世界:养拙为巧 邱 世 鸿

  • 信息来源:寤移斋诗墨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4-10-12
  •          观赏某人艺术作品,不必一定要面见其人,也许更能洞悉其内心世界。
            虽然同在江苏,胡成彪先生的艺术我并不熟悉。得张劲之荐,观赏其书画诗词等,颇有感触。在艺术界能够全面修养,不计功利的胡成彪先生,有着宋人“乐道忘忧”的追求,并不是以艺谋生,沽名钓誉,而是有着以德润身,以艺体道之苦心。他在文学创作上之成就,早有定评。本文仅就其书画诗词作些评论,权作一孔之见,与大家分享。
             先说胡先生之诗。盖能以诗言志骋怀,纪事抒情者,绝非平庸之辈,多为拔俗之流。居高自远,不侔于俗,耿介独立,怀才寻音。诗是最凝炼,最蕴藉,也最你能远功名疏利禄,所以为众人所尊仰。胡先生之诗,能从生活阅历中体味人生之真谛,文笔清新,不饰雕琢,而又多能合乎唐诗韵律。偶用宽韵亦能相协,而最重意境之塑造,情景交融而得其深沉之趣。如其《玄武湖早起偶得》:
            开窗遥见一湖诗,水色空濛柳色齐。春意又随新雨后,晓风轻送鸟声啼。
            此诗明显化用苏轼、杜牧、韦庄绝句之诗境,但更为喜庆乐观,不作悲凉落寞之感,可谓妙手偶得。在百忙中能够寄情山水园林,胸次自然洒落。又如《访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

    野柳上高台,海风扑面来。心随云水动,情逐浪潮开。
    天地无穷已,江山何伟哉!嗟乎人事小,眇眇落尘埃。

            这类诗平仄、对仗、韵脚都很规范,有唐宋格调,也写得自然、流畅,非长期吟诵者不能作。其他如《秋游八里沟》、《咏琅琊山》、《靖安归来赠友人》、《鹳雀楼兴怀》等都如此,功力与性情互见。许多即兴诗偶有串韵之事,亦属正常。
            胡先生之书法纵肆率意,有些八大、张瑞图、米芾、鲁迅等的影子,但不宗一家,善于自运。势纵而锋敛,貌巧而质拙。胡先生入古的功夫不算很深,更多的是注重自己情绪的表达,宁拙勿巧,去华归朴。最典型的是左笔行书中堂《大吕黄钟》,以拙为巧,颇有些意趣。其他如《万福无极》、《海日江村联》、《黄河遥入海》等,都能敛中有放,似正反欹。至于有些过于轻滑、圆转者稍逊蕴藉,或散缓不收,如此瑕疵亦不妨大雅。
            胡成彪先生的绘画集本名《归真集》,意义明显。格调较书法为高。而且书画结合更显得内涵丰富。其画典型的文人情怀,有着八大、徐渭、齐璜、陈子庄等之风格:一是笔墨极简,二是诗书画结合。观其画空灵,观其诗诙谐,观其书烂漫,三者结合便生妙趣。自署“迂人”颇有深意。如《题秋三首》其一:
    昨夜西风紧,清晨满地霜。寂寞庭院下,独见一枝黄。
             这是比较有意味的画面,或许独立的“一枝黄”也许就是诗人自己。又如《画题秋雁》:
             秋色湖边早,雁鸣埼上沙。霜风闻瑟瑟,细雨到芦花。
    观察和领悟生活之美,关键在发现在提炼。凡人所见过目则忘,没有留下任何鸿泥雪爪。而诗人的眼睛,画家之触觉常常能平凡中感受到伟大。如宋代理学家的理趣诗“为有源头活水来”、“思入乾坤变态中”等都充满哲理,回味无穷。胡先生之丹青,能于细节中见规律,琐事中见哲理,自有其不凡之处。其他如《清清世界图》、《乖乖鸡之六》、《画题梅花》、《作画随感》、《画题喜鹊》等,都有着情趣和思想,有着独特的视角,让人想象无尽。其铺墨张彩,手法极其熟练,正如其画所题“芳尘随意写春风”。其笔墨之写意乃其精神之寄托,如其《己丑初秋向晚写意》所云:
        风过闲亭晚,鸟归塘树空。无心磨字句,信手抹丹青。
        门外萧萧意,斋中坦坦情。不为衙事扰,乃得一身轻。
            古人有云:苦被微官误,低头愧野人。许多在宦海沉浮之士,最终都能省悟“今是而昨非”。胡先生从事政府繁忙工作多年之后,终于掩饰不住对自由的向往。苏轼那种“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和豪迈,应该对胡先生的理想和追求影响深刻。徐州古称彭城,是东坡为官之地,也是收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陈师道的地方。我只去过一次徐州,以东坡命名的茶馆、宾馆、广场等甚多。而沛县是帝王之乡,有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阳刚之气,与东坡“豪放”派之伟岸一拍即合。胡成彪先生的书画诗词没有江南文人的无病呻吟,或模山范水得雕琢之痕,而能心手双畅,直取本真,乐居陋巷而进道明心,却是不易。其乙酉三月《自题》可以说明一切:
        迂人居湖西,性拙得悟迟。未能事业好,却为笔墨痴。
        毅力当作马,兴致引为师。心底通大道,纸上识化机。 
            其实,胡先生刚过知天命之年,所悟未必迟也。笔墨乃文人真事业,功名乃一时之荣耀。“得道识化机”得赖文艺以传,精神永远不朽。曹丕《典论》所论极是,愿与先生共勉。
            通观胡成彪先生之才华,佩服其敏锐的视觉,超然之道心,浏亮之文辞。更欣赏其卓茕之人格,不俗之高情。古联曰“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是贤”。我辈若能从此中体悟真谛,便有上乘的境界。我想,胡成彪先生也许赞同我的观点,与古为邻便有知己,与天为邻便有知音。其艺术成就之高低,必然会有后人来评价。将来之情形无法预测,正如其《拟古明孝陵》四首最末一句所云:
     江山不与帝王去,唯有是非后人评。
            当然,若求全责备的话,个别诗不知是笔误还是不肯割爱,诗意甚美而不协韵者,显得有些突兀。如《己丑初秋向晚写意》五言律诗,整个句子用“庚”韵,而首联最后为“空”乃“东”韵,可改为“清”字则协。此类不少,出版时还望尽善尽美,则无遗憾焉!

        (癸巳春于金陵抚云斋。原载于《赤子》2013年7月下月刊)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书画研究所所长。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