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草参差传暮歌 ——读胡成彪咏微山湖诗 黄清华

  • 信息来源:寤移斋诗墨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4-10-12
  •         胡成彪一直钟情于家乡山水风物,并以之为题材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融化在诗句之中,从而创作出一批乡情浓郁、地域特征鲜明的诗歌,得到了诗界的称道。这些,我们可以从近年来他刊布在全国有关报刊上的一批吟诵微山湖的诗词中寻得端绪。
            诗情的生发源于诗人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与沛县大地休戚相关的微山湖,以其绵延曲折的的湖岸线、宽广辽阔的湖面和多彩多姿的自然风物给诗人预留了无尽的观赏、思索空间。当微山湖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进入诗人的视野后,经过诗歌因子酝酿,从而发酵出一连串音节字符,出之于口,形之于笔,宛如钢琴上的键盘一样错落有致,珠玑般地排列在读者的眼前。
            在胡成彪20多首描写微山湖的诗歌中,其内容几乎覆盖了微山湖的全部。诸如微山湖的生态,微山湖的风物,微山湖的风土人情,都在他的诗句中如画卷一般展示出来,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正是诗歌的感染力所在。这里不妨摘取几片:
            “曲堰群鹅戏,蓬屋孤犬鸣。”(《微山湖幽饮小记》)“湖面宽宽天色好,蝉声切切柳堤长。”(《微山湖夏日》)“乡风岸柳短芦芽,野渡轻云水上鸭。”(《湖边咏醉》)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若用来评说胡成彪的诗,那是十分确当的。上面所引都是顺手拈来的诗句,却蕴含了无尽的生机。细细品味,其中“曲堰”、“蓬屋”、“蝉声”、“柳堤”,还有“岸柳芦芽”、“野渡水鸭”等都是具象性、指向性极强的事物,虽然不能目为其他湖泊“所绝无”,但作为微山湖畔最具代表性、最具个性的事物却是毋容置疑的。微山湖横贯南北,湖岸线长达100多公里。参差错落,景致独特,是微山湖固有的自然特征。“蓬屋”、“蝉声”、“岸柳芦芽”、“野渡水鸭”都是微山湖的客观实在,即文艺美学上所说的“具象事物”,是诗人写景状物,抒发情怀的载体。
            以景物入诗是作诗的一般法则。除了政治抒情诗外,一般诗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融入自然景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状摹来表现诗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胡成彪吟诵微山湖的诗歌中,野渡水鸭、岸柳芦芽这两组物象是微山湖最具特征的,也是湖畔两岸人民最熟悉、最钟情的事物,也最能唤起读者的共鸣。这正是诗人在撷取典型事物上的匠心所在 。
             而《微山湖秋色谣》一诗的境界之美别有风致:
             霜露无言换物华,秋风瑟瑟上芦花。
             雀鸣远近知何在,处处随缘处处家。
          这是一个平静悠远的湖畔画卷,安谧中略带神秘。秋风吹来微山湖,就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最早感知秋天消息的应是湖边的芦花了。“秋风瑟瑟上芦花”本身就是一个冷色为底的画面,而一个“上”字,将自然界悄无声息的四季变化揭示出来,就像“梧桐一叶,天下知秋”一样,直让人有点目瞪口呆。在四句欢快平淡的诗句里,诗人不动声色地将他对宇宙天体运行法则的哲学思考渗透其中,让读者细细咀嚼。
            这类的特征事物还有很多:
            残荷经雨倍萧然,唯借秋风忆逝华。——《微山湖深秋即景》
            短棹横斜随落日,芦花洲里自经年。——《微山湖湖上即景》
           小船无舵随风走,带起红莲一径香。——《微山湖夏日》
            四面圩塘四面风,数间草舍一湖中。——《湖上渔家》
           上引诗句中的“残荷”、“短棹”、“芦花”、“红莲”,都是微山湖的特征性事物,或者说是这些最具特征性的事物才造就了微山湖的独特秉赋、独特风韵,读者就是通过这些最具特征性的事物感受诗歌的境界。
           具象、意象的有机融合,创造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这是胡成彪咏微山湖诗作的显著特征。
           1908年,王国维先生总结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异同,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和“意境”说等美学主张,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新的天地。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评论家以“境界”、“意境”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成了一种文艺思潮,并为学界、文艺界所接受。所谓“意境”,实际上是“无我之境”(客观世界)和“有我之境”(主观世界)的交融。简言之,就是在客观事物中融入作者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一个让读者能够想象得出来亦情亦景的画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读者是通过作者用文字塑造的画面,借助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感。
             我们顺着这一思路,来看一看诗中的这种画面之美吧。
           《微山湖幽饮小记》中,诗人以“八月碧云轻,绿波一望平”与“曲堰群鹅戏,蓬屋孤犬鸣”四句,创设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微山湖秋景图。诗中所出现的具象事物都是微山湖特有的,生活在湖畔的人读到这些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是“无我之境”。在这个无生命的的画面之中,自然要有人的活动才能注入生命的意蕴。“乘舟来野渡,把酒向天风”两句便有了主宰天地万物的人的影子,静止的画面因有了人的活动一下子动了起来。野渡蓬屋之中,三五知己乘着秋的高爽,伴着润润的湖风,举杯畅谈社会人生,很有“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精妙,更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哲学思考。在我看来,诗人以速写线条勾勒微山湖的人情风物,其目的恰恰在于展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思 索。
             “微山湖上雨初消,紫树连绵迷岸草。风物不违天地心,游人共话春光好”。这首《湖边写意》,除了表象的画面之美外,其中的意境更带有哲学思辩,并将天地万物与社会人生间的互为依存的哲学思想融汇其中。“风物不违天地心”,是说自然景物的新陈代谢总是在天地宇宙运行的大机制中,但其核心在于表现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之所以“游人共话春光好”,就是因为“风物不违天地心”。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界的风物达到了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和谐与统一,这是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感悟和认识,深含着人类要珍爱自然、不违“天地心”的社会心理。就像唐代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样,大自然的美景是造物主赋予的,人类只有保护自然生态,大自然才会给你恩赐。
            我们再看其他意境优美的诗句,并沿着诗人的诗绪来感悟其中的奥妙。
            清波印月千重影,远渡连天万点星。身外无求心事少,泛舟独享一湖风。——《湖上晚舟》
    堤岸隔水升朝日,岸柳连村照晚霞……更闻千岛藏天地,径和入湖中烹酒茶。——《沛县千岛湿地即兴》
    残荷经雨倍萧煞,唯借秋风忆逝年。欲向淤泥寻旧韵,尚期来岁发新芽。——《微山湖深秋即景》
    《湖上晚舟》中的画面由清波、明月、远渡、天星四组事物组成,明月倒映在微山湖清澈的碧波中,天上稀疏有致的星光下,远方的野渡憧憧若现,好一幅夜幕下的微山湖!在这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天地下,忘却纷纭的世事,无谓的纷争,一个人置身天风湖风之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朱自清《荷塘月色》),此时此刻,诗人成了天地万物的主宰,可以品评天地,也可以品评世事,于是“身外无求心事少,泛舟独享一湖风。”这是诗人对人生的玩味和品读,也是对生命价值的解绎。
            千岛湿地是诗人最熟悉的地方,也是诗人最钟情的地方。这一风景区的大大小小的岛屿,散落或成行的柳荫,闻声飞翔的野鸭……早已涵容在诗人的胸中,融化在一行行诗句、一个个音符里。千岛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囊括了包括曲岸鸣禽、阡陌印象的无数景点,自然是包藏了天地间的胜景。唯其 “更闻千岛藏天地”,激起了诗人一探究竟的兴致,于是“径入湖中”,去与渔民兄弟“烹酒茶”、话家长了。
            对于《微山湖深秋即景》来说,诗的意境主要体现在观照微山湖畔景物后的情感思考。“经雨”的“残荷”让人感受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无奈,“秋风”在诗的世界里往往代表着萧索和落寞。这就和人生一样,“朝去暮来颜色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落花无情,逝水无情,正是人在自然宇宙中的真实地位的写照。但是面对秋风、残荷,诗人并没有发出“天老地荒”和“逝者如斯” 的喟叹,而是着眼于生命的发展,着眼于未来,“欲向淤泥觅旧韵,尚期来岁发新芽。”从自然界说,这是生物新陈代谢的规律反映,从社会哲学的角度说,这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从湖边具体而微小的事物中观照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内在关联,或许这正是诗人的寓意所在。
    善于选择节奏性强烈的叠词叠韵创设境界,是胡成彪诗歌语言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一特色在《西江月·微山湖四季杂咏》对春和夏的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春天:
    短短长长河汊,稀稀落落人家。滩前野草绽黄花,欲借东风入画。
    娜娜姗姗杨柳,深深浅浅堤沙。翁童相伴钓鱼虾,罾网船头斜挂。
    写夏天:
    旷旷宽宽湖面,停停续续鸣蝉。长堤望尽柳如烟,更有晴光灿烂。
    倩倩翩翩荷影,悠悠荡荡菱船。芦鸥飞过绿荫前,留下轻歌一串。
    在赞叹诗人随手拈来的一组组表现微山湖风物特征叠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透过这一串串叠词回观诗的意境。“短短长长河汊,稀稀落落人家。”以音节节奏的短促,表现微山湖河汊遍布的自然属性。村庄人家散落在曲岸柳堤之中,构成微山湖畔一道野趣横生的的画面,于是有了“滩前野草绽黄花,欲借东风入画”的收句,将野草黄花与河汊人家组合成湖滩美丽的剪影。
    再看关于夏的描写:“旷旷宽宽湖面”、“停停续续鸣蝉”、“倩倩翩翩荷影”、“悠悠荡荡菱船”,一连串的叠词粗线条地勾勒了夏季微山湖的风物。而咀嚼着这些叠词叠韵组合的画面,又觉得特别的细腻绵软,直有走在湖边沙滩上,脚下丝丝痒痒的感觉。这些叠词的欢快与明丽造就了诗歌的美感,并以通感的形式传递到人的感官中来。
    这类词语还有不少:“细浪粼粼映夕阳,云堤缈缈接村庄。”(《昭阳湖暮归图》),“清波泛泛玉麟动,远树绵绵人影疏。”(《昭阳湖归晚小记》),“煦煦和风送往事,新花不解意绵绵。”(《沙河即景三》)等等,都较好地运用了中国语言的这一特征组合画面、创造意境,表现了诗人驾驭诗歌语言的能力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2003年3月与微山湖畔。原载于《微山湖文化与发展》创刊号)
        作者系全国郁达夫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